熱門文章

2010年7月30日 星期五

訪客人數突破10000有獎遊戲結果公佈

經過陳皮梅核數師精密核數後,發覺第10000個到訪my blog的好友是:
燈、燈、燈、燈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結果是:

蔡太
其他好友不用灰心,因大獎與安慰獎都是一樣,就是:
小弟與足金大金雞合照一張。
祝各位好友: 『心想事成、身體健康』
最緊要多d來吹吓水!


2010年7月29日 星期四

邊位好友是第10000人

不經不覺已經寫了2年Blog,雖然個Blog內容唔係非常精彩,但現在差不多都有10000人參觀。而且還認識到很多Blog友,得閒吹吓水,人生一大快事!

究竟邊位好友是第10000人參觀呢!一定要送份禮物比佢!

2010年7月9日 星期五

大學生無憂米 寧做收銀賺2千

(經濟日報)2010年7月5日 星期一
【經濟日報專訊】孩子自幼被父母溺愛、無憂柴米,不但會變得刁蠻和脆弱,長大後更會不思進取;近年繁衍的「寄居族」,可謂「港童」長大後的寫照。
有驕生慣養的大學生,畢業後因獲父母「包食宿」,竟安於到便利店當月入2,000餘元的兼職;亦有留學 歸來的,只管靠父母拉關係搵工,卻敷衍交差、輕率辭職。更糟的是,部分家長仍不醒覺,甚至因不滿兒子被上司責罵而代為「劈炮」,或準備買樓讓子女將來收租過活。
「港童」現象愈見明顯,其實80後、90後出生的一群,部分亦出現被過度照顧的情況,至現在長大後、準備踏入社會之際,卻欠缺目標和理想;隨著社會愈趨富裕,「廿四孝」父母催生的「港童」勢必愈來愈多。
有大專界管理層慨歎,現時每年均有在溫室長大的大學生和大專生,畢業後仍然渾渾噩噩,不肯積極找工作:「有大學畢業生獲父母包食包住,不用支付家用,於是每日只顧打機,只會抽點時間到便利店工作,但求一個月賺2,000元,夠買煙仔食就算!」
靠父母介紹 留學生屢辭工
他直言這批學生雖有能力考好公開試,卻怕面對工作世界:「不想受老闆氣!」
有教育界人士亦稱,獲家長過分照顧、不思進取的青年比比皆是,當中有一位父母均有學識、獲安排入讀海外名牌大學的青年,畢業回港兩、三年後竟仍經常失業:「父母不斷找朋友介紹工作,但他不是嫌人工不夠高,就是嫌工作不夠尊貴,每次做一、兩個月就辭職。」還有一些大學畢業生,總要父母催迫,才願意找工作。
擬代買樓 讓子女收租過活
即使學歷較低,難得才找到工作的,亦同樣「唔捱得」、「唔鬧得」,曾有青少年被上司責罰後,母親代為致電辭職,並質問上司為何責罵兒子。
香港健康情緒中心臨床心理學家鄒凱詩更指,有父母甚至擔心子女將來無法養活自己,已計劃為他們買樓,即使發展不到事業,將來父母不在他們仍能「收租過活」。
認知治療兩月 青年有改善
不過,亦有些父母感到不對勁而求助。全人發展中心高級臨床心理學家劉繼璋憶述,一名父親任職律師、獲安排赴外國讀大學的青年,至27、28歲仍毫不上進,父親急起來不得不求助。
劉發現,該名青年自小衣食豐足之餘,也從不用做家務、執拾房間,結果養成「少爺仔」性格:「他在外國讀書初年,都要靠當地親戚照顧;畢業回香港,就靠父親拉關係,到世叔伯的創作公司工作,但敷衍交貨就算,常被投訴。若不是靠關係,根本沒人會聘請他。」
劉遂向該青年進行認知行為治療,並講道理:「不能長期依賴父蔭。」再為他制定刺激創作和思考能力的心理訓練;經過兩個月治療之後,青年大為改進;劉憶述:「他以前沒有動力工作,夠鐘便收工,但後來感到投入,還有幾次為了加班,要推遲跟我見面的時間。」
King King講講
之前在報章看到,現在的父母太寵愛小朋友了,造成『港童』現象,十幾歲都未識綁鞋帶及要家人帶上學。
現在的80、90後,真是給父母寵壞了,我做了飲食管理10年了,發覺這3、4年D後生愈來愈唔掂,他們都有『3從4唔得』─『唔服從、正懶蟲、電腦蟲』、『唔話得、唔做得、唔串得,唔餓得』,他們沒有目標,自我中心,時常說自己如何辛苦,但從來沒有理解上司要D什麼結果,當話佢時就駁咀發脾氣,跟住就話唔做。當然80、90後也有做得好的人,但數目較以前少很多了。我都不敢想像以後的社會會變成點! 最後送2句以前上司給我的忠言:
『今天不努力工作、明天努力找工作』